淺談電子商務中的廣告
2011年06月30日
3年前,電子商務公司花100塊廣告費,還可能掙100快的毛利;2年前,100塊廣告費,已經只能堪堪保本了;1年前,這100塊的廣告,如果能換回100塊的銷售額,都要暗自慶幸一把了。
打廣告找死,不打廣告等死。
怎么辦?燒錢——做規模——融資——繼續燒錢——繼續做大規模——繼續融資……命好的,熬到了上市,命不好的,清盤洗手自認倒霉。
企業為什么需要廣告?
無非一個目的:吸引關注、強化認識、加深印象,進而刺激行動。
在實體的商業環境中,消費者和商品之間存在著時間和空間的障礙,消費者接收到廣告信息后,不可能馬上就能去終端購買產品,所以企業需要不停地進行廣告刺激,避免品牌遺忘。
原來的人際傳播受制于速度和廣度的效率障礙,根本不具備規模化的商業價值,所以除了大眾媒體廣告外(含戶外廣告和終端廣告),企業別無它法。
但在電子商務的世界里,一切都改變了。
互聯網實現了商品和消費者之間的零距離。消費者被信息有效刺激后,他可以在第一時間訪問網站、了解商品、實施購買,完全不存在時空障礙。電子商務的刺激響應周期以秒論,不像實體零售那樣,響應周期以周論、以月論。所以,電子商務企業已完全不需要持續的廣告投放,好好守住你的會員就可以了。這段時間李國慶、劉強東都在吹牛說要縮減廣告,就是這個道理。
互聯網還實現了消費者和消費者之間的零距離。自從有了IM、E-mail、BBS、SNS、微博等一系列網絡私媒體,以個人為中心的微傳播,已經具備了商業應用價值。無心插柳柳成蔭的“凡客體”,已經為我們預演了網絡微傳播的速度和廣告。互聯網四海一家,一條信息被人際傳播了6次,完全有可能傳遍全球。運用好網絡私媒體,把人際微傳播的力量發揮出來,電子商務還需要廣告么?
今年3月21日國際睡眠日,我們鼓勵部分消費者把睡眠日的活動信息,分享到他的開心網和微博上,就可獲得一定的實物獎勵。結果有近1000個會員參與了這個活動,當天他們的微博和開心網轉帖,為我們帶來了超過5萬個獨立點擊。如果按照10%的CTR(曝光點擊率)計,這些分享到微博和開心網上的活動圖片,至少曝光了50萬消費者。1000份獎品,換來5萬個訪客,外加50萬的曝光,夠震撼吧。
4月份,我們又嘗試了一撥,“姐妹淘,低至5折”的好友拼購活動:春季床上套件,一次性購買2件9折,3件8折……6件及以上5折。知道是什么結果么?95%以上的訂購消費者,都發動了周邊好友,湊足了6件產品,當月的平均客單價達到了1800多元,是往常的4倍。這就是人際推廣的力量!
電子商務作為一種商業模式,帶給企業的價值是什么?是低價么?顯然不是,這是消費者價值,而非企業價值。你可以低價別人也可以低價,低價是行業特性,而非特定企業的競爭優勢。
企業競爭的核心,是成本的競爭和效率的競爭,而成本和效率,恰恰是互聯網可能帶給企業的價值,譬如利用網絡微傳播,大幅度的削減營銷成本,譬如利用高速信息反饋,實現供應鏈快速響應,等等。
毫不臉紅地講:只要你的網站有了第一個會員,利用互聯網人際微傳播,我們就可以零成本滾雪球。
這才是電子商務。
如有任何問題,可以隨時添加微信免費咨詢,微信號:1465770699
下一篇: 金光絨面料的基礎介紹
上一篇: 服裝銷售風格推薦技巧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