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作服生產中的品質檢測流程:為品質保駕護航
2025年01月08日
工作服品質檢測的專業(yè)標準
在工作服生產過程中,品質檢測是確保產品質量的重要環(huán)節(jié)。專業(yè)的檢測流程不僅能夠把控產品品質,還能及時發(fā)現和解決生產中的問題。讓我們深入了解工作服品質檢測的各個環(huán)節(jié)。
原材料檢測標準
面料進廠后首先要進行全面檢測,包括物理性能和化學性能兩大類。物理性能測試包括:斷裂強力、撕裂強力、耐磨性等指標;化學性能測試包括:pH值、甲醛含量、染色牢度等。所有檢測項目都必須符合GB/T 2912.1的標準要求。每批面料都要抽檢不少于總量的3%進行全項目檢測。
生產過程檢驗
在生產過程中,需要設立多個檢驗點。裁剪后要進行尺寸核查,誤差需控制在±0.3cm以內。車縫過程中要對線跡、縫份進行動態(tài)檢查,確保每10cm的針距數量在28-32針之間。拉鏈、紐扣等配件的牢固度測試需達到國家標準要求,抗拉強度不低于15kg。
成品質量檢驗
成品檢驗采用AQL標準,一般執(zhí)行II級檢驗水平。主要檢驗項目包括:外觀檢查、尺寸測量、功能測試等。外觀檢查主要關注斷線、跳針、污漬等問題;尺寸測量的容差范圍要求在±1cm以內;功能測試包括拉鏈順滑度、紐扣牢固度等。所有檢驗數據都需要記錄在案,建立完整的質量追溯體系。
特殊功能檢測
對于具有特殊功能的工作服,還需進行相應的專項檢測。防靜電工作服需測試其表面電阻值,要求在10^6-10^9Ω范圍內;阻燃工作服需進行明火測試,確保其自熄時間不超過2秒;防水工作服需進行淋雨測試,確保4小時內不出現滲漏現象。這些特殊功能的測試都需要在專業(yè)實驗室中進行,并出具相應的檢測報告。
如有任何問題,可以隨時添加微信免費咨詢,微信號:1465770699
